您的位置:首页 > 会议日程
检索:
选择专题分论坛:
  • 不限
  • 分会场01.面向农业强国建设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
  • 分会场02.生态理论与方法进展
  • 分会场03.野生动物疫病与生态防控
  • 分会场04.化学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
  • 分会场05.景观生态学前沿与挑战
  • 分会场06. 种群生态学与全球变化
  • 分会场07. 同一健康与城乡生态可持续性
  • 分会场08. 生态工程学理论与技术应用进展
  • 分会场09. 民族地区生命共同体建设理论与实践
  • 分场10.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
  • 分会场11.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 分会场12. 淡水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性
  • 分会场13. 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
  • 分会场14. 区域生态复杂性:评估与管理
  • 分会场15. 生态气象灾害与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 分会场16. 高寒生态与人类适应
  • 分会场17. 生态学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 分会场18. 生态系统核算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分会场19.城市生态系统修复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分会场20.碳中和背景下的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 分会场21.复合生态系统模拟、评估与管理
  • 分会场22.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与生态修复
  • 分会场23.全球变化下森林生态系统:响应、适应与恢复
  • 分会场24.草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 分会场25.森林土壤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功能
  • 分会场26.生物土壤结皮多功能性与生态系统恢复
  • 分会场27.水生态过程
  • 分会场28.海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对策
  • 分会场29.湿地多样性与功能可持续
  • 分会场30.生态系统多样性与水功能
  • 分会场31.流域生态与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
  • 分会场32.微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 分会场33.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响应和适应气候变化
  • 分会场34.森林生态与管理——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碳汇功能可持续性
  • 分会场35.草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多功能性和稳定性
  • 分会场36.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的联网观测与集成研究
  • 分会场37.野火干扰及其气候驱动与生态系统效应
  • 分会场38.数智化背景下产业生态学的挑战、方向与作用
  • 分会场39.生态系统遥感与多样性监测
  • 分会场40.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分会场41.生态模型与系统模拟
  • 分会场42.互花米草治理:挑战与对策
  • 分会场43.景感生态学:从感知到应用
  • 分会场44.种子生态学-种子功能与生态系统
  • 分会场45.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
  • 论坛01.生态科普研究、实践与创新
  • 论坛02. 第三届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托举论坛
  • 研究生论坛第1分会场: 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
  • 研究生论坛第2分会场:景观生态格局与过程耦合
  • 研究生论坛第3分会场:淡水生态系统保护
  • 研究生论坛第4分会场:水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
  • 研究生论坛第5分会场: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
  • 研究生论坛第6分会场:生态系统评估与管理
  • 研究生论坛第7分会场:生态气象灾害风险
  • 研究生论坛第8分会场:环境科学和化学生态学的应用
  • 研究生论坛第9分会场:全球变化下的森林生态系统(一)
  • 研究生论坛第10分会场:全球变化下的森林生态系统(二)
  • 研究生论坛第11分会场:草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 研究生论坛第12分会场:森林土壤生态过程与功能
  • 研究生论坛第13分会场:土壤生态过程与生物土壤结皮
  • 研究生论坛第14分会场: 湿地多样性与功能可持续
  • 研究生论坛 第15分会场: 微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 研究生论坛第16分会场: 种群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
  • 研究生论坛第17分会场: 草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多功能性和稳定性
  • 研究生论坛第18分会场: 生态系统遥感与多样性监测
  • 研究生论坛第19分会场: 全球变化下的水生态系统
  • 研究生论坛第20分会场: 森林生态观测与管理
  • 研究生论坛第21分会场: 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与实现机制
  • 研究生论坛第22分会场: 面向双碳目标的生态系统管理与产业生态学
  • 研究生论坛第23分会场: 生态理论与方法研究
  • 研究生论坛第24分会场: 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
  • 研究生论坛第25分会场: 自然保护地与高寒生态
  • 研究生论坛第26分会场: 城市生态学与景感生态学
选择日期:
  • 不限
  • 2023-10-28 [星期六]
  • 2023-10-29 [星期日]
选择会场:
  • 不限
  • 301A
  • 302A
  • 402A
  • 202A
  • 203A
  • 205A
  • 301B
  • 302B
  • 402B
  • 202B
  • 203B
  • 205B
  • 210B
  • 210A
  • VIP 2-2
  • 202AB
  • 203AB
  • 205AB
  • 206A
  • 206B
  • 209A
  • 209B
  • 210AB
  • 212A
  • 212B
  • 213A
  • 213B
  • VIP 2-2
  • 301AB
  • 302AB
  • 303A
  • 303B
  • 305
  • VIP 3-2
  • 401
  • 402AB
  • 403
  • 405
  • 406
  • 407

2023-10-28 星期六

202AB

13:30-15:05 | 25.森林土壤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功能 【分会场25.森林土壤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功能】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50 特邀报告

森林结构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王辉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13:50-14:05 专题发言

退耕还林和疏伐管理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张军辉 曲阜师范大学
3 14:05-14:20 专题发言

植物残体碳输入调控土壤有机质周转

倪祥银 福建师范大学
4 14:20-14:35 专题发言

黄土高原刺槐林生长过程中深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南国卫 延安大学
5 14:35-14:50 专题发言

喀斯特植被退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

康亚龙 云南大学
6 14:50-15:05 专题发言

多环境因子对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土壤碳氮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郭初莹 厦门大学
15:05-15:15 | 会间休息 【分会场25.森林土壤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功能】
15:15-16:50 | 25.森林土壤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功能 【分会场25.森林土壤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功能】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15-15:35 特邀报告

增加树种丰富度能够提升亚热带幼林凋落物层碳含量

黄志群 福建农林大学
2 15:35-15:50 专题发言

根系经济学空间与根际微生物功能的整合研究

陈伟乐 浙江大学
3 15:50-16:05 专题发言

高寒针叶林外生菌根菌丝缓解氮沉降诱导的磷限制

张子良 西北工业大学
4 16:05-16:20 专题发言

林龄对马尾松人工林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葛晓改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5 16:20-16:35 专题发言

林分成熟过程中马尾松人工林磷限制加剧:证据来自植物、凋落叶、土壤

铁烈华 贵州大学
6 16:35-16:50 专题发言

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微量元素的迁移循环过程研究

臧飞 兰州大学

203AB

13:30-15:10 | 24.草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分会场24.草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55 特邀报告

高寒草甸土壤碳动态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朱彪 北京大学
2 13:55-14:10 专题发言

温带草原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和氮沉降的响应

任海燕 内蒙古农业大学
3 14:10-14:25 专题发言

黄土丘陵区草地土壤团聚体磷组分对氮添加响应的微生物机理

邓健 延安大学
4 14:40-14:55 专题发言

历史降雨对草地土壤微生物水分敏感性的影响

唐玉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 14:55-15:10 专题发言

草地共生微生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张海洋 河北大学
6 15:10-15:25 专题发言

高寒草地植物生态位对增温和氮沉降的响应

董世魁 北京林业大学
15:10-15:20 | 会间休息 【分会场24.草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15:20-17:30 | 24.草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分会场24.草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20-15:45 特邀报告

高寒草地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和适应

牛书丽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15:45-16:00 专题发言

草地生产力对水分和氮梯度的阈值响应及机制

田大栓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16:00-16:15 专题发言

降水变化对灌丛化草原植物生长的影响

朱言坤 三明学院
4 16:15-16:30 专题发言

干旱条件下草原生产力的维持机制:基于植物功能性状

雒文涛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5 16:30-16:45 专题发言

极端干旱对中国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BNPP以及光合作用产物分配的差异化影响及其驱动因素

高英志 东北师范大学
6 16:45-17:00 专题发言

全球变化联网实验研究进展

庾强 北京林业大学

205AB

13:30-15:30 | 39.生态系统遥感与多样性监测 【分会场39.生态系统遥感与多样性监测】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4:00 专题发言

生态系统制图的挑战

吴炳方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 14:00-14:15 专题发言

温带森林反照率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季节变化:基于科尔塔群的近地面遥感观测

高添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3 14:15-14:30 专题发言

遥感物候验证中物候相机观测角度与辐射校正问题

屈永华 北京师范大学
4 14:30-14:45 专题发言

草地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及其尺度依赖性

赵玉金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5 14:45-15:00 专题发言

长时间序列叶绿素荧光遥感数据集构建及其应用

王松寒 南京农业大学
6 15:00-15:15 专题发言

温带森林物候的遥感识别及其地形分异研究——以长白山为例

于泉洲 聊城大学
7 15:15-15:30 专题发言

黄土高原长时序大气层顶反照率变化特征及归因分析

张淑花 西安科技大学
15:30-15:45 | 会间休息 【分会场39.生态系统遥感与多样性监测】
16:00-17:45 | 39.生态系统遥感与多样性监测 【分会场39.生态系统遥感与多样性监测】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6:00-16:15 专题发言

面向陆表生态环境监测的全球30米分辨率遥感专题数据集Hi-GLASS

何涛 武汉大学
2 16:15-16:30 专题发言

揭开中国植被生态系统NPP变化之谜: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作用

徐勇 桂林理工大学
3 16:30-16:45 专题发言

基于遥感的安徽省人类活动强度估算研究与分析

高文文 太原理工大学
4 16:45-17:00 专题发言

利用手机相片估算草原地上生物量

徐璐 江苏师范大学
5 17:00-17:15 专题发言

城市地表温度反演及三维景观热效应研究

陈姗姗 云南大学
6 17:15-17:30 专题发言

森林功能多样性遥感监测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

郑朝菊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6A

13:30-15:32 | 43.景感生态学:从感知到应用 【分会场43.景感生态学:从感知到应用】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50 专题发言

从感知到应用景感生态学

董仁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13:50-14:05 专题发言

景感生态学—解译与优化城市绿色空间非物质惠益

唐立娜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3 14:05-14:20 专题发言

城市的转角遇到美

钟律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4 14:20-14:32 专题发言

城市森林访客身心健康对区域气象条件的响应:全球尺度下的初探

魏红旭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5 14:32-14:44 专题发言

工业园区绿地员工期望薪资回收的情感感知:哪些景观属性诱导薪资满意度?

孙宇翔 吉林大学
6 14:44-14:56 专题发言

基于视觉指数的城市热环境效应研究——数量和构成

周宏轩 中国矿业大学
7 14:56-15:08 专题发言

结合人因测度的街道绿视率视觉疗愈度评价研究

李芝也 厦门大学
8 15:08-15:20 专题发言

城市景感视觉定量分析与应用

张永霖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9 15:20-15:32 专题发言

语言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景感营造作用

张兰 华南农业大学
15:32-15:45 | 会间休息 【分会场43.景感生态学:从感知到应用】
15:45-18:00 | 43.景感生态学:从感知到应用 【分会场43.景感生态学:从感知到应用】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45-16:00 专题发言

声景生态学的监测时空尺度及其选择

肖荣波 广东工业大学
2 16:00-16:15 专题发言

广州新老城区建成环境对公众热感知的影响机制研究

吴婕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3 16:15-16:30 专题发言

景感生态学助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践

郑博福 南昌大学
4 16:30-16:45 专题发言

城市绿色空间的热感知行为特征研究

韩贵锋 重庆大学
5 16:45-16:57 专题发言

基于景观要素的城市森林文化服务评估

姚婧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6 16:57-17:09 专题发言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花园景观优化提升研究

陈静 同济大学
7 17:09-17:21 专题发言

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约束下县域人均碳排放趋善化模型应用——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

高莉洁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8 17:21-17:33 专题发言

公众偏好视角下不同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乡村景观特征研究

李永钧 南京农业大学
9 17:33-17:45 专题发言

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城市公园公众景观感知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李杰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10 17:45-18:00 讨论点评

分论坛总结

206B

13:30-15:15 | 31.流域生态与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 【分会场31.流域生态与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45 专题发言

国家层面水生态监测规划的几点思考

渠晓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 13:45-14:00 专题发言

流域水生态监测评价进展及实践应用

金小伟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3 14:00-14:15 专题发言

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中的目标类群选择

张鹗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4 14:15-14:30 专题发言

群落生态学与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思考与展望

赵先富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5 14:30-14:45 专题发言

多维度多样性分析在淡水生态系统保护中的综合应用

贾银涛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6 14:45-15:00 专题发言

东北地区水獭时空分布格局及其保护规划

栾晓峰 北京林业大学
7 15:00-15:15 专题发言

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及保护策略研究

王建国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15:15-15:25 | 会间休息 【分会场31.流域生态与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
15:25-17:10 | 31.流域生态与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 【分会场31.流域生态与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25-15:40 专题发言

着生藻比浮游藻更适用于指示河流生态状况——以金沙江上段为例

唐涛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 15:40-15:55 专题发言

能源系统的淡水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

金艺 江苏大学
3 15:55-16:10 专题发言

热融湖微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任泽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4 16:10-16:25 专题发言

西江流域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历史演变规律研究

刘丽诗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5 16:25-16:40 专题发言

西江流域浮游生物与水生维管束植物资源与多样性

方艳红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6 16:40-16:55 专题发言

珠江河口中华白海豚的种群生态

李敏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7 16:55-17:10 专题发言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典型河流底泥修复过程的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多样性研究

张敏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209A

13:30-15:15 | 04.化学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 【分会场04.化学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50 专题发言

松材线虫多物种互作的化学通讯基础

赵莉蔺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 13:50-14:10 专题发言

蜜蜂幼虫饥饿信息素鉴定及其初步应用探索

吴小波 江西农业大学
3 14:10-14:30 专题发言

DLT基因介导水稻抗虫防御反应

周国鑫 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
4 14:30-14:45 专题发言

挥发物参与虫害胁迫下茶树间信号交流的机制研究

荆婷婷 安徽农业大学
5 14:45-15:00 专题发言

5-羟色胺/GABA受体调节蝗虫嗅觉神经元的气味输入

徐笑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6 15:00-15:15 专题发言

棉铃虫产卵忌避行为的分子机制

张夏瑄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15:15-15:25 | 会间休息 【分会场04.化学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
15:25-17:05 | 04. 化学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 【分会场04.化学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25-15:45 专题发言

周氏啮小蜂搜寻寄主的化学生态学机制

李敏 天津师范大学
2 15:45-16:05 专题发言

豆科作物花朵气味1-辛烯-3-醇诱集点蜂缘蝽的生态现象与应用

徐颢 南京农业大学
3 16:05-16:20 专题发言

二化螟虫粪诱导的水稻防御反应及其活性成分研究

陈舒婷 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
4 16:20-16:35 专题发言

昆虫化学生态学在鳞翅目害虫行为调控中的应用

郭孟博 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
5 16:35-16:50 专题发言

Global patterns of genomic and phenotypic variation in the invasive harlequin ladybird

李洪冉 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209B

13:30-15:50 | 09. 民族地区生命共同体建设理论与实践 【分会场09. 民族地区生命共同体建设理论与实践】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50 专题发言

我国西南地区民族生态学研究中的边疆生态安全问题

龙春林 中央民族大学
2 13:50-14:10 专题发言

《巴黎协定》对传统知识议题的态度暨中国的参与策略

尹仑 西南林业大学
3 14:10-14:30 专题发言

宁夏土地退化防治带动产业升级发展经典案例研究

刘秉儒 北方民族大学
4 14:30-14:50 专题发言

传统知识在涉县旱作梯田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焦雯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 14:50-15:10 专题发言

植物功能性状网络的变异及其多维度适应机制

李颖 北京林业大学
6 15:10-15:30 专题发言

传统生态农耕文化保护与能力建设——以黎平黄岗村为例

雷启义 凯里学院
7 15:30-15:50 专题发言

蒙古沙冬青叶片质外体冬季冻胁迫适应的多组学分析

高飞 中央民族大学
15:50-16:00 | 会间休息 【分会场09. 民族地区生命共同体建设理论与实践】
16:00-18:00 | 09. 民族地区生命共同体建设理论与实践 【分会场09. 民族地区生命共同体建设理论与实践】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6:00-16:20 专题发言

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传统生态知识与实践

杨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16:20-16:40 专题发言

生产民俗的农法本源——基于农业技术传承的民俗观察

朱冠楠 南京农业大学
3 17:00-17:20 专题发言

群落尺度气孔形态与环境的关系

刘聪聪 中央民族大学
4 17:20-17:40 专题发言

基于昆蒙框架和ABS制度的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分类体系研究

杨京彪 中央民族大学
5 17:40-18:00 专题发言

基于香禾糯遗传演化规律的侗族族源及迁徙路线研究

刘春晖 中国农业大学

210AB

13:30-15:25 | 06. 种群生态学与全球变化 【分会场06. 种群生态学与全球变化】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55 特邀报告

Biological invasions in a changing world

刘宣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 13:55-14:20 特邀报告

全球气候变化对树木物候的影响

陈磊 四川大学
3 14:20-14:45 特邀报告

湿地克隆植物芦苇的母代效应及表观遗传机制

罗芳丽 北京林业大学
4 14:45-15:05 专题发言

加拿大一枝黄花冬季物候和入侵的关系

叶小齐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5 15:05-15:25 专题发言

北半球植被物候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赵红芳 华东师范大学
15:25-15:35 | 会间休息 【分会场06. 种群生态学与全球变化】
15:35-17:30 | 06. 种群生态学与全球变化 【分会场06. 种群生态学与全球变化】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35-16:00 特邀报告

全球变化下滨海盐沼湿地植被的多尺度响应与适应机制

刘文文 厦门大学
2 16:00-16:25 特邀报告

多全球变化因子作用下的土壤、植物和昆虫相互作用关系

薛伟 台州学院
3 16:25-16:45 专题发言

羊草生长生殖特征对降水量和养分变化的响应

赵丹丹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4 16:45-17:05 专题发言

流量调节对河岸带植物多样性负面影响的驱动因素

苏晓磊 西南大学

212A

13:30-15:10 | 37.野火干扰及其气候驱动与生态系统效应 【分会场37.野火干扰及其气候驱动与生态系统效应】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50 专题发言

世界各国林火形势对比分析

白毛伟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2 13:50-14:10 专题发言

林火烟气生态学研究进展

郭福涛 福建农林大学
3 14:10-14:30 专题发言

中国林火历史

姚启超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4 14:30-14:50 专题发言

中国森林火后死亡率的时空特征分析

岳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 14:50-15:10 专题发言

地形对中国林火发生及蔓延的影响

裴艳艳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15:10-15:20 | 会间休息 【分会场37.野火干扰及其气候驱动与生态系统效应】
15:20-17:30 | 37.野火干扰及其气候驱动与生态系统效应 【分会场37.野火干扰及其气候驱动与生态系统效应】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20-15:50 专题发言

林火的“蝴蝶效应”

史腊梅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2 15:50-16:10 专题发言

林火干扰对大兴安岭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氮循环影响机制研究

舒洋 内蒙古农业大学
3 16:10-16:30 专题发言

越橘与根际微生物互作影响中国北方森林火干扰后自然演替过程的机制研究

娄虎 东北林业大学
4 16:30-16:50 专题发言

金河2003年大火火烧烈度与火后植被恢复:多尺度格局及影响因子

刘其明 北京大学
5 16:50-17:10 专题发言

火烧信号对盐碱胁迫下松嫩草地典型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李绍阳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6 17:10-17:30 专题发言

Simul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dynamics in post-fire boreal forests of China based on Landsat-8

于澄 东北林业大学

212B

13:30-15:50 | 22.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与生态修复 【分会场22.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与生态修复】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45 专题发言

莱州湾水体全氟烷酸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徐福留 北京大学
2 13:45-14:00 专题发言

长江上游(云南段)金属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问题与展望

段昌群 云南大学
3 14:00-14:15 专题发言

新型POPs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王莹莹 南开大学
4 14:15-14:30 专题发言

不同生态恢复方法对金属矿山植被重建的影响

李婷 云南大学
5 14:30-14:45 专题发言

食细菌线虫-微生物互作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研究

周际海 安徽师范大学
6 14:45-15:00 专题发言

砷的环境过程及风险研究

穆莉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7 15:00-15:15 专题发言

新污染物非靶向分析和人体暴露监测分析

陈达炜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8 15:15-15:30 专题发言

Occurrences of Pathogens in Various Environments

张千 厦门大学
9 15:30-15:40 专题发言

重金属胁迫下植物地上地下生长防御权衡

焦瑞芳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10 15:40-15:50 专题发言

eDNA技术在生态调查中的应用

金桃 美格基因
15:50-16:00 | 会间休息 【分会场22.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与生态修复】
16:00-18:20 | 22.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与生态修复 【分会场22.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与生态修复】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6:00-16:15 专题发言

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现状与技术需求

张颖 东北农业大学
2 16:15-16:30 专题发言

超富集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分子机理

代惠萍 陕西理工大学
3 16:30-16:45 专题发言

硫铁矿渣堆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技术集成示范

徐恒 四川大学
4 16:45-17:00 专题发言

水体污染物监测技术研发及生态毒理学研究

刘勇 云南大学
5 17:00-17:15 专题发言

黄河三角洲石油污染生态风险及保护修复管理对策

齐月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6 17:15-17:30 专题发言

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对陆生无脊椎动物线蚓的生态毒性效应:从种群到DNA水平的研究

张璐璐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7 17:30-17:45 专题发言

弱电场联合植物-微生物修复石油烃污染场地的强化机制与应用

李田 南开大学
8 17:45-17:55 专题发言

硒污染环境中微生物驱动亚硒酸盐生物转化的规律及其分子机制

徐巧林 中国农业大学

213A

13:30-15:15 | 44.种子生态学-种子功能与生态系统 【分会场44.种子生态学-种子功能与生态系统】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45 专题发言

种子持久性与出苗:温度、性状和生活史

胡小文 兰州大学
2 13:45-14:00 专题发言

荒漠植物种子粘液对种群更新的影响

杨学军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 14:00-14:15 专题发言

新疆北部荒漠植物种子生态适应机制

芦娟娟 新疆农业大学
4 14:15-14:30 专题发言

由种子特征到群落结构:以高寒草甸为例

刘坤 兰州大学
5 14:30-14:45 专题发言

环境与密度对植物种群时空动态的影响

朱金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6 14:45-15:00 专题发言

草类植物种子寿命的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陈大立 兰州大学
7 15:00-15:15 专题发言

种子传播网络性状匹配强度的全球格局

黄猇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15:15-15:25 | 会间休息 【分会场44.种子生态学-种子功能与生态系统】
15:25-16:55 | 44.种子生态学-种子功能与生态系统 【分会场44.种子生态学-种子功能与生态系统】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25-15:40 专题发言

两种玩拗性种子的激素水平和萌发对昆虫蛀食的差异响应

易现峰 曲阜师范大学
2 15:40-15:55 专题发言

烟气促进种子萌发的再思考

曹德昌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3 15:55-16:10 专题发言

降雨频率和温度对四个沙漠的梭梭种子萌发的影响

朱雅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4 16:10-16:25 专题发言

高寒植物萌发策略及其对光的响应

张春辉 青海大学
5 16:25-16:40 专题发言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两种短命植物的土壤种子休眠与萌发与环境的关系

郭茹茹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6 16:40-16:55 专题发言

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关系:种子库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

李雪华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6:55-17:05 | 会间休息 【分会场44.种子生态学-种子功能与生态系统】
17:05-18:20 | 44.种子生态学-种子功能与生态系统 【分会场44.种子生态学-种子功能与生态系统】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7:05-17:20 专题发言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库进展报告

杨湘云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 17:20-17:35 专题发言

羊草种子生态学及其在盐碱地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马红媛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3 17:35-17:50 专题发言

植物传播体属性对种子二次风力传播过程的影响

梁炜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4 17:50-18:05 专题发言

喀斯特露石土壤斑块功能灌木火棘实生苗定居机制研究

王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213B

13:30-15:15 | 27.水生态过程 【分会场27.水生态过程】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45 专题发言

城市污水排放对长江流域重点江段中污染物及水生生物的影响

齐维晓 清华大学
2 13:45-14:00 专题发言

锰氧化物促进人工湿地温室气体减排研究

程呈 重庆大学
3 14:00-14:15 专题发言

机器学习识别河湖水体微生态环境响应

王晨晨 天津城建大学
4 14:15-14:30 专题发言

尾水回用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王龙飞 河海大学
5 14:30-14:45 专题发言

水生植物对微塑料的“捕食”效应研究

于洪伟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6 14:45-15:00 专题发言

水处理过程中致嗅物质的生物降解效能及调控研究

王齐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7 15:00-15:15 专题发言

深度学习辅助识别噬菌体介导产生的潜在耐药致病菌

王东麟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5:15-15:25 | 会间休息 【分会场27.水生态过程】
15:25-17:25 | 27.水生态过程 【分会场27.水生态过程】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25-15:40 专题发言

数字化河流水生态系统

柏耀辉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15:40-15:55 专题发言

环境浓度抗生素暴露下微藻生长抑制和程序性死亡机制

陶益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3 15:55-16:10 专题发言

纳污河流中母体与取代多环芳烃来源、归趋与生态风险

乔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 16:10-16:25 专题发言

功能核酸生物传感新技术及应用研究

常洋洋 大连理工大学
5 16:25-16:40 专题发言

电活性生物膜水质实时预警技术:机制、性能及应用

戚祥 清华大学
6 16:40-16:55 专题发言

人工纳米材料-微藻界面电子转移机制及水质响应研究

毛捷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7 16:55-17:10 专题发言

大坝建设对河流浮游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

王巧娟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8 17:10-17:25 专题发言

尾水排放对基流匮乏型河流潜流带微生物群落稳定性和功能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王子怡 河海大学

VIP 2-2

13:30-15:25 | 17. 生态学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分会场17. 生态学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50 专题发言

全球新情势下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可能性

吕永龙 厦门大学
2 13:50-14:05 专题发言

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可持续方案——全程耦合视角

孙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 14:05-14:20 专题发言

农业低碳转型:基于河北行唐“三联农场”与“金丰公社”的案例研究

张磊 中国人民大学
4 14:20-14:35 专题发言

基于非监督机器学习的中国生态农场分类及绩效比较

徐湘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 14:35-14:55 专题发言

温带草原可持续管理技术效应及其政策寓意

李永宏 内蒙古大学
6 14:55-15:10 专题发言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时间和空间耦合关系的黄土高原景观优化研究

罗颖 陕西师范大学
7 15:10-15:25 专题发言

近30年海南岛生态质量及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分析

耿静 三亚学院
15:25-15:35 | 会间休息 【分会场17. 生态学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15:35-17:40 | 17. 生态学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分会场17. 生态学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主持: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35-15:55 专题发言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健康

张一新 苏州大学
2 15:55-16:10 专题发言

喀斯特景观保护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贺桂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3 16:10-16:25 专题发言

城市群多中心发展的热环境响应与治理策略

潘艺 浙江财经大学
4 16:25-16:40 专题发言

绿色低碳基础设施的地方实践

李力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5 16:40-16:55 专题发言

考虑封闭小区内部绿地情景的城市绿地可达性与公平性研究

张盛 清华大学
6 16:55-17:10 专题发言

中国道路交通减污降碳的协同特征与可持续管理对策

崔昊天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7 17:10-17:25 专题发言

道路对山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李红林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8 17:25-17:40 专题发言

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附属绿地优化策略研究

陈利苏 上海海事大学

301AB

13:30-15:30 | 01.面向农业强国建设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 【分会场01.面向农业强国建设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50 专题发言

水稻旱作再生产量形成及其减排固碳的根际微生态机制

林文雄 福建农林大学
2 13:50-14:10 专题发言

农田固碳减排的理论与技术探讨

张卫建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3 14:10-14:30 专题发言

集约化农田生物多样性恢复的技术对策

杨殿林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4 14:30-14:50 专题发言

黑土培育措施对土壤食物网结构和生态功能的影响机制

李琪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5 14:50-15:10 专题发言

打造农业高速发展的生态服务区

戈峰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6 15:10-15:30 专题发言

黄土高原农业生态与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王秀康 延安大学
15:30-15:40 | 会间休息 【分会场01.面向农业强国建设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
15:40-17:40 | 01.面向农业强国建设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 【分会场01.面向农业强国建设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40-16:00 专题发言

间套作研究与应用的几点思考

李隆 中国农业大学
2 16:00-16:20 专题发言

论我国稻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
3 16:20-16:40 专题发言

干旱区盐碱地油菜耐盐机理及产业化模式

张凤华 石河子大学
4 16:40-17:00 专题发言

土壤酸化和肥料类型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及机制

宋贺 安徽农业大学
5 17:00-17:20 专题发言

硒的微生物转化与功能农业技术对策

郭岩彬 中国农业大学
6 17:20-17:40 专题发言

农业强国建设与农业生态科技创新发展方向与重点领域探讨

章家恩 华南农业大学

302AB

13:30-15:45 | 34.森林生态与管理——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碳汇功能可持续性 【分会场34.森林生态与管理——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碳汇功能可持续性】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50 讨论点评

新书发布会:防护林生态学(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学透视系列丛书,入选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教材)

2 13:50-14:10 特邀报告

基于缓解气候变化/提升碳汇功能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朱教君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3 14:10-14:30 特邀报告

温带森林生物多样性对碳汇功能的影响机理

王绪高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4 14:30-14:45 专题发言

基于无人机的桉树人工林动态变化监测

尤号田 桂林理工大学
5 14:45-15:00 专题发言

森林土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刘圣恩 三峡大学
6 15:00-15:15 专题发言

诸暨香榧国家森林公园土壤有机碳特征

李正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7 15:15-15:30 专题发言

混交比例对高寒黄土区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碳氮磷储量分配格局的影响

关晋宏 青海师范大学
8 15:30-15:45 专题发言

甘肃祁连山多生态系统碳通量联网观测研究

李颖池 北京华益瑞科技有限公司
15:45-15:55 | 会间休息 【分会场34.森林生态与管理——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碳汇功能可持续性】
15:55-18:05 | 34.森林生态与管理——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碳汇功能可持续性 【分会场34.森林生态与管理——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碳汇功能可持续性】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55-16:15 专题特邀

根系与外生真菌觅食策略随林龄的系统性变异规律

马泽清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16:15-16:35 专题特邀

森林扰动下的北方森林碳汇时空格局

樊磊 西南大学
3 16:35-16:50 专题发言

杉木人工林适生区与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孙杰杰 江门双碳实验室
4 16:50-17:05 专题发言

增温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

杨智杰 福建师范大学
5 17:05-17:20 专题发言

基于木质部可视化的树木生产力与抗逆性形成的水力学机制研究

宋佳 上海师范大学
6 17:20-17:35 专题发言

秦皇岛市森林植被碳汇功能及其对碳中和的贡献

赵忠宝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303A

13:30-15:35 | 05.景观生态学前沿与挑战 【分会场05.景观生态学前沿与挑战】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50 专题发言

景观格局演变与环境健康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陈利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13:50-14:05 专题发言

气候变化对发生学分类的新疆地区景观格局影响研究

师庆东 新疆大学
3 14:05-14:20 专题发言

格局与过程耦合视角下的生态系统干旱恢复力

刘焱序 北京师范大学
4 14:20-14:35 专题发言

三峡库区植被恢复协同提升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的作用机制

黄春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 14:35-14:50 专题发言

城市鸟类多样性分布与生境景观关联研究

刘珍环 中山大学
6 14:50-15:05 专题发言

基于“斑块-基质”理论揭示残存森林斑块植物对城市基质的响应

杨静怡 贵州大学
7 15:05-15:20 专题发言

全程耦合世界中的生态系统服务

孙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8 15:20-15:35 专题发言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不确定性定量研究

王蓓 西安科技大学
15:35-15:45 | 会间休息 【分会场05.景观生态学前沿与挑战】
15:35-15:45 | 会间休息
15:45-17:45 | 05. 景观生态学前沿与挑战 【分会场05.景观生态学前沿与挑战】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45-16:00 专题发言

屋顶绿化能量平衡过程与节能固碳研究

孔繁花 南京大学
2 16:00-16:15 专题发言

中国城市绿地冷岛及其降温服务研究

任志彬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3 16:15-16:30 专题发言

林下植被调节景观多样性与自然天敌关系

文志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 16:30-16:45 专题发言

城市热风险应对的景观调控途径

谢苗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5 16:45-17:00 专题发言

城乡景观多功能规划与设计研究

常青 中国农业大学
6 17:00-17:15 专题发言

综合居民区绿地和公园的城市绿地公平性研究

靖传宝 云南大学
7 17:15-17:30 专题发言

暴露生态学推动了对(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暴露与健康关系的统一认知

余兆武 复旦大学
8 17:30-17:45 专题发言

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指标、评估方法和未来展望

孙晓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

303B

13:30-15:00 | 32.微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分会场32.微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45 特邀报告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高程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 13:45-14:00 特邀报告

Livestock grazing strengthens the effect of vole activity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郝彦宾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14:00-14:15 特邀报告

干旱对亚热带森林土壤甲烷氧化能力的影响

周小奇 华东师范大学
4 14:15-14:30 专题发言

扩散在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中的作用

车荣晓 云南大学
5 14:30-14:45 专题发言

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次级生产力偶联规律在羊肚菌出菇不稳定现象中的作用

谭昊 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
6 14:45-15:00 专题发言

旱地农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反硝化真菌和细菌的作用机制

徐慧芳 江西农业大学
15:00-15:15 | 会间休息 【分会场32.微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15:15-16:30 | 32.微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分会场32.微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15-15:30 特邀报告

城市化背景下河流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

杨军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2 15:30-15:45 特邀报告

湿地甲烷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反馈

彭书时 北京大学
3 15:45-16:00 专题发言

季节性温度波动变化促进土壤细菌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

郝祎祺 华南师范大学
4 16:00-16:15 专题发言

红树林凋落物际硫酸盐还原微生物的群落组装及潜在生态功能

洪华龙 厦门大学

305

13:30-15:40 | 12. 淡水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性 【分会场12. 淡水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性】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50 专题发言

基于eDNA的中国湖泊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吴庆龙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13:50-14:05 专题发言

浮游动物面对食物质量限制的策略: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保留

唐雅丽 暨南大学
3 14:05-14:20 专题发言

西北地区湖泊鱼类资源历史变迁及保护策略

叶少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4 14:20-14:35 专题发言

华南热带水库铁可利用性及其对浮游植物群落的作用

肖利娟 暨南大学
5 14:35-14:55 专题发言

气候变化敏感区蓝藻毒素分布及暴露风险

王海军 云南大学
6 14:55-15:10 专题发言

水蛭肠道异嗜糖气单胞菌促进水蛭生长研究

刘飞 盐城工学院
7 15:10-15:25 专题发言

Human-induced homogenization of microbial species and function in a subtropical river and its impacts on community stability

刘乐冕 福州大学
8 15:25-15:40 专题发言

南亚热带城市河流底栖动物群落beta多样性季节格局及关键驱动因素-基于广义非相似性模拟的分析

刘振元 暨南大学
15:40-15:50 | 会间休息 【分会场12. 淡水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性】
15:50-18:05 | 12. 淡水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性 【分会场12. 淡水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性】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50-16:10 专题发言

梯级大坝影响下长江干流食物网结构与珍稀特有鱼类濒危机理研究

周琼 华中农业大学
2 16:10-16:25 专题发言

Insight into diversity loss, variability and vulnerability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in headwater streams of the Xijiang River basin, South China

任丽娟 暨南大学
3 16:25-16:40 专题发言

外来种克氏原螯虾入侵对浅水草型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高健 湖北工业大学
4 16:40-16:55 专题发言

五羟色胺1A受体拮抗剂对大型溞诱导型反捕食防御的影响及转录组学分析

刘琪 南京师范大学
5 16:55-17:15 专题发言

浮游动物对盐化水体的快速进化:不同盐度之间的交互作用

周礼斌 北京大学
6 17:15-17:30 专题发言

洞庭湖流域内陆水体CO2通量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卢伟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7 17:30-17:45 专题发言

顾及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水安全评估

张红娟 河南大学
8 17:45-18:05 专题发言

食物网的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韩博平 暨南大学

VIP 3-2

13:30-13:35 | 介绍会议背景和演讲嘉宾 【分会场18. 生态系统核算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13:35-15:30 | 18. 生态系统核算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分会场18. 生态系统核算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5-14:00 专题发言

生态产品总值陆海统筹核算指标体系和方法框架

陈尚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 14:00-14:15 专题发言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统计与发展评价

华妍妍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3 14:15-14:30 专题发言

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与激励机制

许志华 中国海洋大学
4 14:30-14:45 专题发言

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需求、流动和使用的综合分析框架

吴舒尧 山东大学
5 14:45-15:00 专题发言

小尺度城市化区域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及其应用研究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

闫维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6 15:00-15:15 专题发言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应用的浙江实践

郑启伟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7 15:15-15:30 专题发言

盐城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评价

金月梅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15:30-15:40 | 会间休息 【分会场18. 生态系统核算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15:40-18:10 | 18. 生态系统核算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分会场18. 生态系统核算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40-15:55 专题发言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化和多元化路径:欧盟与中国的比较

陈成 德国莱布尼茨农业景观研究中心(ZALF)
2 15:55-16:10 专题发言

国家重要湿地保护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赵明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3 16:10-16:25 专题发言

生态恢复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受到干旱和大气CO2浓度上升的调控作用

黄斌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 16:25-16:40 专题发言

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珠峰南北坡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时空格局分异研究

付晶 上海师范大学
5 16:40-16:55 专题发言

基于PLUS-InVEST模型的重庆市碳储量时空演变与预测

屈志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6 17:10-17:25 专题发言

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耦合关系模拟

周李磊 重庆交通大学
7 17:25-17:40 专题发言

数字生态共富的理论逻辑与实证构想

徐彩瑶 浙江农林大学
18:10-18:20 | 会议总结 【分会场18. 生态系统核算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401

13:30-15:30 | 论坛01.生态科普研究、实践与创新 【论坛01.生态科普研究、实践与创新】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45 专题发言

学术期刊的科普之路:体会与思考

钟寰 南京大学
2 13:45-14:00 专题发言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索与实践——以广西大学为例

罗应华 广西大学
3 14:00-14:15 专题发言

诗词在生态科普中的应用

刘鸣达 沈阳农业大学
4 14:15-14:30 专题发言

生态文明科普中的价值引领与融合创新

刘树臣 中国地质博物馆
5 14:30-14:45 专题发言

地理在生态科普中的应用与思考

刘永兵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6 14:45-15:00 专题发言

新时代新路径——EEH期刊助力科普与科技创新相融合

胡飞龙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7 15:00-15:15 专题发言

数字技术在生态科普中的应用

温晋 国家林业数字重点实验室
8 15:15-15:30 专题发言

生态学科普图书创作中的问题浅析

李冰祥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15:30-15:45 | 会间休息 【论坛01.生态科普研究、实践与创新】
15:45-17:30 | 论坛01.生态科普研究、实践与创新 【论坛01.生态科普研究、实践与创新】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45-16:00 专题发言

遇见植物——基于体验式教育活动提升青少年的植物态度

赵金丽 中国科学院版纳植物园
2 16:00-16:15 专题发言

面向不同群体的农业文化遗产科普读物设计

焦雯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16:15-16:30 专题发言

如何在自然教育中开展科普实践

王立龙 安徽师范大学
4 16:30-16:45 专题发言

传承生态文化、做好海南科普

向文倩 海南大学
5 16:45-17:00 专题发言

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普教育

耿宇鹏 云南大学
6 17:00-17:15 专题发言

面向中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袁正 北京师范大学
7 17:15-17:30 专题发言

生态文明教育背景下干部培训过程中生态学思想融入的若干案例

唐建军 浙江大学

402AB

13:30-15:25 | 28.海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对策 【分会场28.海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对策】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50 主旨报告

海陆界面生态系统中微型真核生物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林晓凤 厦门大学
2 13:50-14:10 主旨报告

砂壳纤毛虫和浮游生物悖论

张武昌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3 14:10-14:25 专题发言

海洋微藻光合固碳及其适应性进化机制

傅维琦 浙江大学
4 14:25-14:40 专题发言

海洋浮游桡足类对有害藻类的摄食行为响应及其协同进化机制

徐佳奕 华东师范大学
5 14:40-14:55 专题发言

西太平洋不同海山系统对浮游动物群落影响的比较研究

陶振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6 14:55-15:10 专题发言

河流-海洋连续体中微生物群落动态分析

吴文学 海南大学
7 15:10-15:25 专题发言

寡营养海区微微型浮游植物昼夜变化特征及其调控机制

李长林 浙江海洋大学
15:25-15:35 | 会间休息 【分会场28.海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对策】
15:35-17:10 | 28.海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对策 【分会场28.海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对策】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35-15:55 主旨报告

关于闽东大黄鱼资源养护与产卵场生态修复的思考

黄凌风 厦门大学
2 15:55-16:10 专题发言

气候变化对我国海洋鱼类物种分布和多样性的影响

杜建国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3 16:10-16:25 专题发言

MASH-Ocean海洋微生物组学平台与应用

王寅炤 上海交通大学
4 16:25-16:40 专题发言

大规模的贻贝养殖活动对藻类群落的影响

田阔 浙江海洋大学
5 16:40-16:55 专题发言

物种分布模型在海洋生态保护优先区与生态廊道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周曦杰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6 16:55-17:10 专题发言

从南海海樽类分布谈全球海樽生物地理分布的驱动因素

谭烨辉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403

13:30-15:30 | 41.生态模型与系统模拟 【分会场41.生态模型与系统模拟】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45 专题发言

生态环境曲面量子机器学习方法

岳天祥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13:45-14:00 专题发言

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权衡

史文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14:00-14:15 专题发言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污水处理能源-污染物耦合关联分析

段存存 北京师范大学
4 14:15-14:30 专题发言

生物多样性对群落稳定性的作用路径解析

赵磊 中国农业大学
5 14:30-14:45 专题发言

城市生态系统碳汇研究

徐冰 清华大学
6 14:45-15:00 专题发言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大气PM2.5成分浓度时空模拟探索

王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7 15:00-15:15 专题发言

高精度城市数字高程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赵明伟 滁州学院
8 15:15-15:30 专题发言

基于多源遥感的土壤有机碳高精度估算研究

周伟 西南大学
15:30-15:40 | 会间休息 【分会场41.生态模型与系统模拟】
15:40-17:40 | 41.生态模型与系统模拟 【分会场41.生态模型与系统模拟】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40-15:55 专题发言

黄土高原深层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储量模拟与预测

高光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
2 15:55-16:10 专题发言

基于环境变量选择的物种分布模型数值模拟

万基中 青海大学
3 16:10-16:25 专题发言

Scenario modelling human–natural systems interactions towards the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trengths, gaps and promising directions

于丹丹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4 16:25-16:40 专题发言

基于函数型数据分析的人工林生产控制与立地质量评价

沈竞 南京林业大学
5 16:40-16:55 专题发言

北方生态系统光合峰值期长期动态及其环境调控因素的空间差异

汤旭光 杭州师范大学
6 16:55-17:10 专题发言

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及比较

王英安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7 17:10-17:25 专题发言

一种考虑全域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生境模型——复合空间网络模型

钱天陆 南京邮电大学
8 17:25-17:40 专题发言

生态过渡带土地覆被变化曲面建模研究

范泽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05

13:30-15:50 | 15. 生态气象灾害与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分会场15. 生态气象灾害与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50 专题特邀

极端降雪事件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水特征影响研究

张一平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 13:50-14:10 专题特邀

半干旱区土壤质地调控气候-植被-碳库关系

李永宏 内蒙古大学
3 14:10-14:30 专题特邀

鄂尔多斯高原灌丛化草地恢复机制

郑元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华西亚高山植物园)
4 14:30-14:50 专题特邀

生物多样性缓冲植被春季展叶对升温的响应

吴朝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 14:50-15:10 专题特邀

艰险山区高位高陡危岩体灾害防控对策

张玉芳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公司
6 15:10-15:30 专题特邀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东北森林带碳收支评估技术研究

于敏 黑龙江省生态气象中心
7 15:30-15:50 专题特邀

陆气相互作用:从界面迈向圈层

周广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5:50-16:00 | 会间休息 【分会场15. 生态气象灾害与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16:00-18:30 | 15. 生态气象灾害与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分会场15. 生态气象灾害与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6:00-16:15 专题特邀

雄安新区典型生态系统通量观测技术

石立新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2 16:15-16:30 专题发言

2019年以来中国陆地碳汇急剧下降及其与极端热旱气候事件的关联

何维 南京大学
3 16:30-16:45 专题发言

基于致灾过程的玉米干旱识别与监测研究

周怀林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 16:45-17:00 专题发言

基于局地气候区的沈阳地表温度和迎风面指数特征

李丽光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5 17:00-17:15 专题发言

“生态气象服务平台”的特色功能和高层次服务形式

汲玉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6 17:15-17:30 专题发言

涡动通量研究最新进展及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方法

郑宁 北京萨维福特科技有限公司
7 17:30-17:45 专题发言

2022年夏季复合高温干旱对长江流域植被绿度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

王军 南京大学
8 17:45-18:00 专题发言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1961-2020年昌吉地区气象干旱趋势分析

阿帕尔·肉孜 昌吉回族自治州气象局
9 18:00-18:15 专题发言

北部湾球形棕囊藻藻华暴发机制的生态和宏转录组学研究

朱迦囡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0 18:15-18:30 专题发言

西南亚高山针叶林叶片与根系性状的关系及其环境驱动因素

丁俊祥 郑州大学

406

13:30-15:00 | 14. 区域生态复杂性:评估与管理 【分会场14. 区域生态复杂性:评估与管理】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45 专题发言

基于氢氧同位素构建流域水源涵养与景观的联系

孙龙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13:45-14:00 专题发言

基于特征分区的陕北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韩磊 长安大学
3 14:00-14:15 专题发言

土壤湿度和饱和水汽压差对黄土高原两种针叶林水分利用的影响

陈胜楠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 14:15-14:30 专题发言

Long-term effects of afforestation on hydrological ecosystem functions on the Loess Plateau

冯天骄 北京林业大学
5 14:30-14:45 专题发言

基于地球关键带理论的黄河源区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识别研究

宋芊